首页 男生 玄幻小说 怒海覆清1852

第二〇八章 南洋华族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7713 2024-07-17 12:41

  董良一个上午一共上了两堂课。

  早上的长跑之后,他擦干身上的汗水就给教导队上战术课。

  然后又给少年班上数学课。

  这就是他一个上午要做的事情。

  现在他身边有了赵烈文之后,杨瑛瑛主要负责书房内的事情,同时也要主持学部的日常工作。

  赵烈文则成了董良的跟班。

  一般情况下华族各部有事情都是先找赵烈文接洽,然后再由赵烈文汇总之后转述给董良。

  这样,董良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不会总被打断。

  这不禁让董良感慨,女秘书还是放在书房中好用,出来还是要带男秘书。

  赵烈文跟着董良从渔山岛回到西表岛,连休息都没有,就跟着他的后面终日忙碌。

  这也让他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董良。

  身为董良的同龄人,赵烈文出身书香门第,从小被称为神童,自带一身傲气,仅仅是带兵打下渔山岛,救了自己的性命,只能让赵烈文感激,并不能让他心服口服。

  不过这段时间,他与董良的接触中,不断发现董良的新技能,已经彻底击碎了他心中的骄傲。

  在回程船上的时候,董良在写《告华族同胞书》。

  赵烈文原本以为这本书是董良找人一起编纂的,没想到竟然是董良自己一个人写书来的。

  而且董良的手中几乎没有什么参考资料。

  这样一个从来没有出过洋的年轻人,他的脑子中怎么会储存了这么庞杂的知识呢。

  等到了岛上,他去听董良给军官和少年班的孩子上课,则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董良知识面的广博。

  他从小跟周腾虎一起研究经世致用之学,更是博闻强记。

  历史上赵烈文也是以“闳览”著称。

  但是他感觉自己在董良的面前就如同小溪之与大海。

  更为让赵烈文震惊的是董良进入工厂之后就成了一名熟练的匠师。

  当他进了军营之后,他就是成为了一名枪法娴熟的兵王,当他站在军官的讲台上,又成为了一名身经百战的将领。

  董良就仿佛不是一个人,而是由无数个人集合而成的。

  赵烈文比董良还大两岁,但是他自认为就是从出生开始就不停地学习,也做不到董良这样的程度。

  他已经不能用神童或者是大才来形容了,只能算是妖孽。

  妖孽一般的董良彻底将赵烈文给驯服,就如同陈得利一开始预料的那样。

  最近一段时间,陈得利已经发现了一些沉迷于《告华族同胞书》的读书人。

  他还会暗中赠予他们更多卷本,这些会在沿海地区种下华族思想的种子。

  孙延平来了之后,直接利用琉球馆原本的暗部力量,结合这些人,在当地成立了复兴会的分支机构。

  不过按照董良的指示,复兴会一开始的时候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暗中传播《告华族同胞书》,发展会员。

  这段时间,董良更是将根据原来的引言重新编纂了《复兴会纲领》,又跟孙延平一起起草了复兴会的组织结构以及会规会纪,让华族复兴会的组织结构结构更加的健全。

  ……

  元首府的餐厅之中,董良利用中饭的时间接见了苏文灿。

  为了显得隆重,董良还招来了周腾虎、刘峰良、赵烈文、向英、向云、杨瑛瑛等人作陪。

  长条桌上,众人依然是采用分餐制,米饭加上两荤两素四个菜还有一碗海鲜汤,这就是董良的接风宴。

  苏文灿这样的大商人随便在家中吃顿便饭都要比这好上百倍。

  但是今天他却没有觉得董良在慢待他。

  因为众人都是一个样子。这反而让他感慨华族官府的务实。

  “元首,感谢搭救我家苏达。还请受苏某一拜。”苏文灿虽然是个商人,但是他身着布衣长衫,看起来像是一个朴素的文人。

  他的脸颊消瘦,目光矍铄,身材修长而优雅,像是一颗典雅的柳树,挺拔而不失柔韧,给人一种飘逸、洒脱的感觉。

  “苏先生,请坐,我华族不兴这些虚礼。苏达是个很优秀的孩子,我们来之前,他已经自己在岛上生活了一段时间,算不上我们救了他。”

  坐在苏文灿身边的苏达听到先生这么夸赞自己,心中感到万分自豪。

  董良很少会在课堂上夸赞自己的学生。

  在他看来,自己的学生学的好那是应该的,学的不好才需要批评。

  “元首客气了。”

  “苏某知道元首是要做大事业的,不知道苏某能够帮元首做点什么事情?”

  董良爽直的讲话方式也影响了苏文灿。

  他们这些商人最会察言观色,他也改变了自己的说话的方式。

  “苏先生主营粮食生意,我想要从先生这里订购五十万担粮食。”

  五十万担粮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苏文灿听了倒吸一口冷气,小小的琉球可消化不了这么多的粮食。

  好在董良说是订购。

  “苏某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苏家在南洋有自己收购粮食的渠道。

  那里的稻米多产,想要筹集这么多的粮食并不难。

  关键是要将这些粮食给运过来,这可需要大量的运力。

  “如果是运送到东番岛南部港口,是不是可以快一些。”

  “如此可以快上半月。”

  “那么要是我华族为先生提供一支船队一起南下,速度还能够更快吗?”

  “这是自然,要是有现成的船队,那么两月便可到位。”

  “好,成交。”董良端起茶杯敬了一杯茶。

  苏达没想到,先生一开始就跟父亲聊起了生意。不过这确实符合先生一贯的做事风格。

  “苏先生,听说你是专门在南洋做生意的,与南洋的华族多有接触。不知南洋华族现在情况如何?”

  董良听孙延平讲过一些南洋华族的事情。

  这些人大部分都对满清不满,同时也饱受洋人的压迫,是华族未来可以争取的对象。

  华族立足于海洋发展,在控制东海之后,下一个目标定然是南洋地区,这里有此时世界上最繁忙的贸易路线。

  有富庶的岛屿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元首,怎么说呢,这南洋华人众多,总人数绝对不下数百万,要是加在一起实力肯定超过洋人,但却是一盘散沙,成为洋人的附庸。”

  “各大家族聚居自保,试图依靠家族的实力控制一地,有时候被洋人一挑拨,甚至会相互之间大打出手。因此南洋的华人一直被洋人拿捏。”

  “现在的南洋,吕宋是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婆罗洲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再南面的爪哇诸岛是荷兰人的势力范围,最重要的海峡在英国人手中,法国人在安南的南部和柬埔寨王国发展势力。”

  “华人除了一个兰芳国稍微成气候一些,其他全是一盘散沙。”

  “苏某这些年在南洋与华人家族做生意,不知道见过多少家族被洋人勾结土人洗劫。”

  “如此下去,南洋的华族将没有未来。”

  ……

  苏文灿所说的内容跟孙延平讲的差不多。

  就连在南洋成立的天地会等帮会也是同样如此。

  孙延平说,华人在海外互不信任,人心不齐,难以成事。

  董良却觉得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自己的靠山,因此才会没有信心,相互猜忌,导致现在一盘散沙的情况。

  实际上南洋的华族注重家族的传承,从不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这说明他们还认自己的根。

  只要他们在骨子里认可自己的华族身份。那么他们就还可以挽救。

  现在需要有一个比所有家族都强大的组织去将他们笼络到一起。

  而只有董良创立的华族能够担任这样的角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