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节
回头再来看看对面的山下奉文。原来第二十五军最担心的是能否顺利登陆,现在安全上岸的山下司令官又有了新的担忧。其一是尽管从地图上看马来半岛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条河流,但是经过事先详细侦察后发现,前进道路上实际需要跨越的河流超过了250条,相应需要攻占的桥梁也就有250座之多。山下最担心的是英军边打边撤,同时把这些桥梁全部破坏掉,那样势必大大影响日军进军的速度,果真那样猴年马月才能打到新加坡?第五、近卫两个主力师团都是机械化师团,机械化部队最大的优势只能在有路有桥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况且在此期间,新加坡的英军肯定会得到源源不断的增援,时间和速度成为目前日军最大的敌人。
山下的第二个担心是兵力。虽然第二十五军总计兵员有125408人,但是目前能够投入进攻的只有在宋卡和北大年登陆的第五师团的三个联队以及在哥打巴鲁登陆的第十八师团一个联队,加上军司令部以及辅助人员约26640人,其中战斗部队只有17230人。山下预计马来半岛上的英军有八万人之众,按照“攻防双反兵力对比三比一”的惯例,现在反而是倒过来了,两军正面相遇打阵地战的话日军决无胜算。而且进击的道路狭窄,只能容两辆车并行,如果敌人封锁道路并在侧翼布置阵地,以纵列前进的己方就要受到敌军的三面夹击,甚至有被切断包围的危险。按部就班逐步攻击前进的话,日军的确就会像帕西瓦尔预料的那样,在攻击中逐渐消耗掉所有的力量,再而衰三而竭,最后消失在马来亚的丛林之中。
山下中将认为,克服上述困难的方法只有两个字:速度。那就是永不停息地从中央突破,以最快的速度向前挺近,不给对手以喘息之机。他亲自来到了位于泰马边境即将出发攻击的第五师团先遣队。堂堂中将军司令官直接对一个小小的中佐挺近队长下令,这在日军以往的战例中并不多见:
“德国的闪击战是从中央楔入敌阵,而以两翼迂回进行包围。我们这里则是从公路上一直硬钻到柔佛巴鲁去。不必包围敌人,将残敌交给后续部队去收拾。这不是闪击战,是电钻战!一辆车停下就扔掉一辆,两辆车停下就扔掉两辆,遇到的不论是友军还是敌人都要义无反顾地超越过去,只管挺进!受到侧射和背射也不许停车应战!”
接受任务的是佐伯静夫中佐率领的搜索挺进队,共有581名官兵。佐伯中佐和参谋长铃木宗作是陆军士官学校的同班同学,不过看起来仕途并不顺利。人家铃木都干到中将参谋长了,而自己还只是个小小的中佐挺近队长。这次一定要拿出点战果,让大家看看他佐伯也绝不是省油的灯。
哪里有战斗、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能出风头哪里就有最勇猛的辻政信中佐,他早先于山下中将来到了佐伯挺进队。辻中佐在山下司令官之后进行了再次动员:“如果此次攻击失败,必然导致两军在国境线上长期对峙,那样则必须改变全军的作战计划。这一战关系到全军的信任和希望,诸位,即使全灭也要继续前进。”——这话说的,人都没了还怎么前进?
12月10日凌晨,在接受山下中将的谆谆教导之后,佐伯和辻两位中佐率领挺进队趁着夜色朝着南方的国境线进发了。挺进队配有十辆中型坦克以及装甲车、卡车、小汽车等快速移动工具。十辆坦克冲在最前边,装甲车部队紧随其后。由于车上已坐满了人,很多步兵和工兵大半个身子都露在车外面,像铃铛一样半挂在车上晃来晃去。边境线附近的少许英军一触即溃,他们快速穿行在溃败的敌人队伍之中长驱南下。当天傍晚,佐伯挺进队已经推进到英军重兵把守的北部重要防线——日得拉防线的前沿。
日期:2016-10-1522:57:23
(正文)
泰马边界以南大约30公里的日得拉防线是防卫马来亚的第一道屏障。帕西瓦尔中将认为,这条坚固的防线至少能阻挡日军三个月以上,于是在此部署了重兵把守。除了原来安排在这里的第十一英印师的第六、第十五旅之外,作为第三军预备队的第二十八旅主力也从怡保顶了上来,兵力合计有八个营。第十一师师长马莱雷恩少将向第十五旅旅长盖雷特准将发布的命令是:“在吉打北方五公里处的阿森镇坚守到12日。”
从表面上看,英军的日得拉防线似乎是固若金汤,实际上却处处不尽人意。由于承担工程的吉打州政府并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导致之前的工程建设拖拖拉拉,以至于在日本人来到面前时工程完成量还没超过百分之五十。未做好战争准备的防线绝非这一条,整个马来半岛上被帕西瓦尔中将点头认可的防御工事竟然一个都没有!
从8日开始马来亚北部一直暴雨不断。守军的八个营中只有两个营的英国兵,那些印度兵根本没有接受过丛林战训练,很多人甚至连坦克都没有见过。之前他们早就听说,那些日本人尽管个子矮小打着粗粗的绑腿,但是个个是不怕死的超人。日本人还没来到,而这些阿三已成了惊弓之鸟。
由于西边不远处的亚罗士打机场遭到了日军的轰炸,军中无端开始流传着日军空降部队即将来袭的谣言,每次一有谣传印度兵就四处乱跑。对此英国军官进行了调查,才知道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印度兵把高射炮炮弹爆炸的烟雾当成了降落伞。在英国军官做出合理的解释之后,这些印度兵仍然是半信半疑,稍有动静就会像鸵鸟钻砂子一样钻进帐篷,仿佛日本人的子丨弹丨打不透帐篷似的。
12月11日下午13时,佐伯挺进队开始攻击英印军第十四旁遮普团第一营的阵地。雨下得很大,沿着道路部署有反坦克炮、机枪和装甲车,但却四处找不到人影。原来那些印度士兵都躲到了橡胶林中的帐篷里避雨去了。“打!拔掉挡路的钉子!”随着佐伯中佐一声令下,冲在最前边的十辆坦克一齐开火。对于英军的目标统统用坦克炮予以摧毁,对那些惊慌失措跑出帐篷的印度兵则用7.7毫米机枪予以扫射。那些第一次见到坦克的印度兵惊恐万分,有趴在泥土上跪拜求饶的,有转身就跑连鞋子都跑丢了的。能够坚持作战的只剩下少数的英国人。第一营在日军的攻击下迅速溃败。不但如此,溃兵还连累了后边防守阿森的第一廓尔喀团第二营,他们几乎没有做出任何抵抗,就跟随前面跑回来的溃兵钻进路旁的森林里向南溃逃。
佐伯挺进队11日夜暂停前进进行了整顿,并于12日早上5:50分在吉打镇北方约一公里半的地方继续攻击前进。接到日军在吉打防线中部打进一个楔子的报告后,英军司令部连夜从防线两端调来部队试图围歼这股日军。英军的猛烈反击导致佐伯挺进队不得不暂时止步,后续第五师团冈部贯一大佐的第四十一联队和渡边纲彦大佐的第十一联队迅速赶来增援。由于道路狭窄无法充分展开,随后赶到的第九旅团旅团长河村参郎少将准备命令两个联队从两翼包抄发动进攻。进攻的命令还未下达,到了晚上19:30,日得拉防线上的英军戏剧性地开始了总退却。
日军突破日得拉防线付出的代价仅仅是死亡27人受伤83人,合计伤亡110人。英军伤亡人数不详,但是弃械投降和逃入丛林逃跑的兵员在3000人以上。那些逃入丛林中的士兵在密林中躲避数日后饥饿难耐,又纷纷跑出来向日军的后续部队投降,这些人大多数是印度士兵。
让日军颇感意外的是,英军仓皇撤退遗留下大量装备和物资,总计有野炮50门,重机枪50挺,卡车装甲车约300辆,并且还有大量的汽油供日军使用。遗弃的弹药给养可供一个师团三个月之用。在橡胶树林的那些英军仓库中,堆满了烟草、饼干、罐头等物。那些日军士兵所携带的干面包在暴风雨中早已被泡化了,很多人是忍着饥饿进行战斗,这下子可好办了。那些需要急速前进的日军士兵把枪斜挂在肩上,然后以双手尽量带走一些罐头与烟草等物,便急急地上路向南前进了,边走边称赞说:“邱吉尔的给养真是美味极了。”
随着挺进队一同前进的辻中佐原来估计突破日得拉防线至少要付出1000人伤亡的代价,轻而易举获得的胜利让他对英军衰弱的抵抗感到惊讶。颇有心计的辻中佐提审了一位被俘的英军工兵军官:
“你认为你们这条防线能够固守多久?”
“由第十一师全力防守,我相信至少能守三个月。”
“理由安在?”
“道路两侧的丛林与沼泽构成了天然的障碍,这些工事费了我们六个月的时间才构筑完成。据说中国军队很弱也没什么先进武器,可是日军在华作战四年还没有把他们征服,所以我们认为日军并不是很难对付的劲敌。”
后来辻中佐讥讽地报告说:“我们现在已经摸透了敌人的战斗力。”刚刚发生的战斗证实了他在《作战手册》中对那些马来亚士兵所作的预言:“虽然军官是欧洲人,但军士和其他士兵几乎都是当地人,军官和士兵之间的团结意识几乎为零。”
英军的总退却也事出有因。两军刚刚交手,第十一师师长马莱雷恩少将就在上午8时向第三军司令官史密斯�6�1希斯中将要求后撤五十公里。当时希斯中将正在开往新加坡的火车上,无法接收前线发回的电报,急于撤退的马莱雷恩就将电报直接发给了新加坡的帕西瓦尔司令官。帕西瓦尔认为,“这样过早而且长距离的退却会给全军士气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断然拒绝撤退并严令第十一师据险坚守。马莱雷恩师长在傍晚19:30再次发出要求撤退的电报,然后不等司令部回电就擅自下达了总撤退的命令。
兵败如山倒。在马莱雷恩身边,整个晚上道路和丛林中四处都是英印军的溃兵。因为跑得太快加上路又很熟,天亮时他们似乎已经听不到日本人追赶的声音了。惊魂未定的马莱雷恩清点了一下自己的属下:第十五旅剩下了六百人,第六旅溃散了一半,情况最好的第二十八旅也整整损失了一个营,——真可以和大清的叶志超先生比一比了。
刚刚结束的日得拉攻防战某种意义上成了今后在马来亚一系列作战的缩影:英军一路狂逃边跑边破坏道路和桥梁,日军士兵涉水过河向前渗透追击,工兵们尽快能修复被炸毁的桥梁,然后坦克猛冲向前充当开路先锋,一直冲到下一条桥梁被炸的河流旁边。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