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节
日期:2017-01-1322:01:02
(正文)
2.5.7逃跑的“英雄”
“阿卡迪亚”会议胜利闭幕,议定的各项内容看似鼓舞人心,但对于盟军江河日下的远东战局丝毫无补。到1942年2月,香港、马来亚、新加坡、关岛、威克岛以及西南太平洋的新爱尔兰岛、新不列颠岛和所罗门群岛大部,除爪哇岛之外的荷属东印度、缅甸南部地区相继落入日军之手,日军攻占爪哇岛和北缅甸已指日可待。用一句话来形容盟军的远东战局,就是“怎一个惨字了得”。东京的报纸已经公开宣称:“大东亚战争大局已定。”日本国内的各项庆祝活动此起彼伏,上自内阁、大本营下到普通民众,皆处于一种病态的癫狂之中。再用一句话来形容日本人此时的心情,那就是“风景这边独好”。
不过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麦克阿瑟顽强据守的巴丹和科雷希多。尽管躲在马林塔隧道里的麦克阿瑟度日如年、处境尴尬,但“万绿丛中一点红”使他迅速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在美国,麦克阿瑟的人气急剧上升,成为公众心目中的“硬汉”。美国许多州的议会向科雷希多发来电报,向他表示“州的谢意”,民众和各社会团体的赞扬电文也应接不暇。新闻界更是把他捧上了天,报纸上到处充斥着麦克阿瑟如何指挥部队打得小鬼子溃不成军的新闻。据不完全统计,华盛顿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3月11日所发布的142份官方战报中,有109份提到了麦克阿瑟。一些将之奉若神明的国会议员甚至向罗斯福提议,应该迅速将他调回国内担任美国陆军的最高统帅。
罗斯福和史汀生当然明白那些宣传大部分不靠谱,许多都是为了鼓舞士气不得已而为之。巴丹战局无疑是绝望的,尽管两人都不太喜欢麦克阿瑟,但也必须考虑这位“国民英雄”下一步的去向问题。根据此前“阿卡迪亚”会议形成的决议,盟军在爪哇岛成立了以英军韦维尔上将为司令官的美、英、荷、澳四国联军司令部。但是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这一机构很快就名存实亡,随时面临被解散的命运。
日军攻占俾斯麦群岛之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随时面临被入侵的威胁。前文已经提过,澳大利亚本来就不太雄厚的陆军力量此时正在北非和中东地区征战,空军部队部署在中东,海军部队大部在地中海地区,澳洲的防务几乎形同虚设。时刻面临的入侵威胁使得澳大利亚总理柯廷坚决反对盟军的“先欧后亚”战略,强烈要求盟军尽快加强西南太平洋的军事力量,并在澳洲大陆组建新的盟军司令部,保证他们的国家不受侮辱。
对于盟军来说,保住澳大利亚这一未来反攻的基地已成当务之急。罗斯福、史汀生、马歇尔一致认为,有必要在该地区集结起新的军事力量,为遏制日军的攻势以及未来的反攻做好准备。派出军事力量随之将产生一位新的司令官。按照常理,在澳大利亚任命一位盟军司令官以英国人最佳。但此时得到增援的日第十五军已经开始了对北缅甸的进攻,缅甸的失守已成为一个时间问题。由于英国要求将澳大利亚军队调入缅甸的要求遭到柯廷的严词拒绝,伦敦和堪培拉之间的关系已非常紧张。当柯廷扬言要从埃及召回他的部队时,丘吉尔无奈接受了澳大利亚内阁的决定:澳大利亚军队可以去防守苏伊士运河,但美国必须同意派遣更多的军队到澳洲大陆这一边来。除非新的盟军最高统帅是美国人,否则这个承诺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
这样,由美国人担任新的盟军司令官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马歇尔立即想到了蹲在马林塔隧道里郁郁寡欢的麦克阿瑟。
在美国军、政两界,不管那些人对麦克阿瑟有多大成见或者有多讨厌,但有一点大家都还承认,那就是不论战略战术水平或者统帅大军的能力,在美国陆军将领中还真找不出几个比这家伙强的。此前麦克阿瑟已经晋升为陆军上将,让一位上将在自己的参谋长任内被敌人俘虏或阵亡,马歇尔同样将“名垂青史”。他最害怕的是麦克阿瑟成为日军的俘虏,那一简直难以想象的情形会给美军的土气带来双倍的伤害。再说坊间一直传闻,原来因为麦克阿瑟一直压制马歇尔的晋升导致两人关系不睦,此时牺牲麦克阿瑟也容易被误解为公报私仇。基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马歇尔积极向罗斯福建议,尽快将麦克阿瑟从科雷希多撤出,到澳大利亚接任那一地区的盟军司令。他同时提出,将奎松等菲律宾政府要员、美国高级专员塞耶以及他们的家眷也一并接出来。
罗斯福对傲慢自负的麦克阿瑟一贯不太感冒,他甚至准备用自己这位远亲的牺牲成就其“国家英雄”的美名,并借此振奋官兵和国人的士气。但罗斯福毕竟是一个能将个人喜好置之度外的杰出政治家,麦克阿瑟目前在美国人心中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他最终认为,牺牲麦克阿瑟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是不成熟的,也无法向公众交待。于是总统顺水推舟地告诉马歇尔,“美国不需要一个战死在菲律宾的陆军上将”。
对于接出奎松的建议罗斯福也深表赞同。他认为让奎松继续留在科雷希多无疑于一枚重磅定时丨炸丨弹,从政治上说比麦克阿瑟更加危险。为防止菲律宾政府再度发生动摇,必须以最快速度将之撤出。让他到美国来,吃我的住我的他就不会再整天叽叽歪歪了。
马歇尔于是再度给麦克阿瑟发去电报,建议他及家属搭载潜艇一起撤离。麦克阿瑟清楚这是最后的希望,他向琼提出让她带着小阿瑟先行撤离,但是琼态度坚决地回绝了这一请求。随即麦克阿瑟向马歇尔复电,他和他的家人很感激华盛顿的关心,但他们夫妇都拒绝离去,也不愿把小阿瑟送走。
不仅是麦克阿瑟一家,连奎松也不愿意离开菲律宾。麦克阿瑟好说歹说才把奎松的工作做通。奎松与麦克阿瑟和他的内阁商谈过之后,决定现在付给麦克阿瑟曾在1935年许下的酬金。2月13日,奎松拟定了菲律宾一号行政令。很快,大通银行菲律宾财政部帐户上有50万美元转入了纽约美华银行托拉斯麦克阿瑟的私人帐户上。这些当然是在极度隐秘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那些蹲守在战壕里挨饿的士兵得知自己的司令官又发了这么大一笔横财,又会写出什么样的歌词就不得而知了。
2月20日拂晓,美国海军“旗鱼”号潜艇靠上了科雷希多,奎松总统和美国驻菲律宾高级专员塞耶及家人准备乘坐潜艇离开菲律宾。麦克阿瑟象征性地托塞耶带回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他的勋章、证件和一份遗嘱。
尽管之前有过不少矛盾,但分别的场面仍然无限伤感。奎松夫人杜拉�6�1奥维拉向麦克阿瑟引用了一段西班牙内战时期著名将领威洛贝的名言:“三十年来,我为我的同胞奋斗,为我的同胞怀着希望。现在这些同胞却为了并不能保护他们的旗子被烧死了。”麦克阿瑟告诉这位小阿瑟的教母,琼和阿瑟将陪伴他继续在岛上坚守,“我们是一对同命鸟”。奥维拉夫人两眼含泪,颤抖着说不出一句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