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小说 太平洋战争

第478节

太平洋战争 青梅煮酒1970 2858 2024-07-17 12:49

  日期:2017-05-1522:21:06

  (正文)

  5月8日,第二○○师抵达眉谬,戴安澜准备由此渡过南渡河,从八莫、南坎之间寻隙回国。部队采用隐蔽战术昼伏夜出,竟然顺利通过了南渡河和腊戍至曼德勒的公路。鉴于八莫、南坎均已失陷,戴安澜试图隐蔽穿过日军各部之间的缝隙向北直接进入腾冲。

  这本是一条能够取得成功的路线,可惜无处不在的缅人向日军报告了中国军队的动向。得到消息的日军事先在第二○○师试图通过的路线上设下伏兵。5月18日,第二○○师先头部队突遭日军伏击。意欲逃跑的缅甸向导——一个面色黝黑的克钦人——被抓了回来,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拒绝继续为中国军队带路。

  戴安澜气愤至极,不停以马鞭猛击马靴,随后命部队分散突围。师步兵指挥官兼第五九八团团长郑庭笈建议:“师座,白天突围目标太大,是否改为晚上行动?”悲怆不已的戴安澜愤然说道:“当年关公走麦城也不过如此。我堂堂第二○○师竟然落到这步田地,真乃天亡我也。缅甸绝非久留之地,今天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凄凉的冲锋号吹响了!数以千计的中国士兵端起刺刀冲向公路、山头。日军机枪、步枪和火炮编织成一道道浓密的火网,灼热的弹雨好像巨大的镰刀呼呼作响,把成群的中国士兵拦腰割倒。激战一天,第二○○师伤亡惨重,第五九九和第六○○团剩余兵力不足一个营,情况稍好的第五九八团还剩一个半营。师参谋主任董干、第五九九团团长柳树人、副团长刘杰,第六○○团团长刘吉汉先后战死,最终连尸体都没有找到。所幸仓促集结的日军只有两个大队,残兵冒死从东山坡撕开了一处缺口。

  激战中,日军的机枪子丨弹丨射中了戴安澜腹部。戴安澜深恐自己的伤势拖累部队行动,命令部队切勿停留快速回国,同时宣布一旦自己殉国,由副师长高吉人接替指挥。师长受重伤,官兵们便轮流用担架来抬着他,一边与日军周旋,一边艰难奔波于缅北高山峡谷和原始丛林之中。

  三天之后,东京电台高调宣布:战无不胜的大日本帝国皇军在缅北全歼中国王牌部队第二○○师,击毙师长戴安澜,消灭该师官兵5000人,俘虏枪械骡马弹药无数云云。

  5月23日,幸存官兵终于突过南坎和八莫之间的空隙,朝云南腾冲方向前进。5月26日部队到达缅北茅邦村,此地距国境线只有一步之遥,追兵早被远远抛在后边。身负重伤的戴安澜已生命垂危。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戴安澜可能还有救。但经过长途行军和多次激战的部队药品告罄,连块干净的纱布都找不到。伤口溃烂导致戴安澜伤势急剧恶化,于下午17时40分壮烈殉国。抗日名将戴安澜凋谢于缅北的荒山野林之中,年38岁。

  工兵营随即砍树制成棺椁将师长入殓,由第五九八团官兵抬棺前行。部队渡过瑞丽江后,因天气炎热尸体开始腐烂,只好在5月29日将遗体火化,骨灰用红绸包裹放入木匣。部队到达中缅边境时,当地一位老华侨出于对戴安澜的敬仰,将自己备用的一口上好楠木棺材捐献出来,官兵们才将小木匣放进棺中成殓。

  6月17日,第二○○师余部到达腾冲,再于6月下旬渡过怒江到达漕涧,29日转至云龙整训。据副师长高吉人报告,该师回国时有4650人。杜聿明的记录是入缅9000人,战斗伤亡1800人占20%,撤退回国4000人,撤退过程中损失3200人,占总兵员的36%。

  戴安澜壮烈殉国的消息传至国内,举国哀恸。自云南保山起,沿途各区、乡、县直至省城昆明,数以万计的人群迎送英雄灵柩,政府官员一律佩戴黑纱亲往路边恭候。声势浩大的仪式愈演愈烈,到了安顺、贵阳、柳州、桂林等地甚至万人空巷。戴安澜的骨灰最终至广西全州厝葬。

  10月6日,重庆国民政府追晋戴安澜为陆军中将。同月29日,华盛顿授予其“懋绩勋章”,戴安澜因此成为二战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罗斯福总统在颁奖令中说:“中华民国陆军第二○○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

  翌年,重庆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规模空前的追悼大会,后方各界均派代表参加。蒋介石为其亲笔赋诗:“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

  *****特地赋诗《海鸥将军千古》:“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同古)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题写挽词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史迪威的评价是:“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第一人。”

  抗战胜利后的1948年,戴安澜遗骨终回家乡,安葬在与无为县一江之隔的芜湖小赭山。戴安澜属于少数国共双方均予认可的抗战将领,今天其墓碑上“戴安澜烈士墓”六个大字为前民革中央主螩hong王昆仑题写。1996年8月,这里被列为“芜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远征军中最幸运的当属孙立人属下的新三十八师。5月8日,该师按计划到达温佐,作为后卫顽强阻击日军第三十三、五十五两个师团的追击。此时孙立人接到了两封截然相反的电令:罗卓英令他率部队向西撤入印度,杜聿明则命他迅速向北与主力合兵一处。

  5月10日下午,当远征军各部纷纷丢弃战车辎重,在第九十六师的掩护下进入野人山时,杜聿明接到了新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的报告:新三十八师并没有按命令跟上来。

  杜聿明闻讯大吃一惊,急忙派人察看新三十八师的动向。不久传回的消息说,孙立人的队伍非但未按照命令弃车上山,反而在公路上重新集结,掉头朝相反方向绝尘而去。

  孙立人此举使杜聿明大为恼火。他立即电令孙立人迅速率部跟进。但孙立人已打定了西撤的决心,对此杜聿明无可奈何,只能任由新三十八师背道而驰快速撤往印度方向。

  作为国军中为数寥寥的“洋务派”,孙立人自认与杜聿明、廖耀湘等黄埔系不属一路人。加上新三十八师隶属于第六十六军,并非第五军下属部队,——其实还是孙立人决心西撤为主要原因,人家杜聿明除了第五军军长还兼着远征军副司令长官呢。曾在美国接受教育的孙立人深受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能把队伍安全带出险地才是最重要的。孙立人对战局的判断与杜聿明大致相仿:东面密支那被占导致回国之路被切断,向北野人山林深路险猛兽成群,前途不可预测;唯有趁日军设防未稳向西撤退,方为上策。孙立人当机下令脱离大队,新三十八师独自向西突围。后来的事实证明,孙立人的做法才是最明智的。

  日期:2017-05-1522:22:47

  (正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