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小说 太平洋战争

第531节

太平洋战争 青梅煮酒1970 2569 2024-07-17 12:49

  日期:2017-08-0122:01:11

  (正文)

  1942年4月3日是“耶稣受难日”,在美菲军阵地上,一大早军队牧师就开始走访官兵祈祷。这天同样是日本“神武天皇祭”,就是传说中第一代神武天皇驾崩的日子,本间选择这一天采取行动作为对天皇的献礼。这天上午,日军向盘踞在巴丹半岛的美菲军发动了最后攻势。北野宪造的第四师团负责主攻半岛东侧第二军防守的马里伯莱斯山脉主峰—海拔1432米的巴丹山,奈良晃的第六十五旅团和第二十一师团永野支队负责两翼保护,森冈皋的第十六师团则对西侧的第一军展开策应攻势。

  上午9时,日军150门各式火炮对美菲军阵地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炮火准备。处在第一线的菲律宾部队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炮弹就好象一个摞一个在爆炸似的。日军轰炸机也准时赶来助兴,在美菲军阵地上扔下无数丨炸丨弹。密集的爆炸使得盟军阵地好像刚被犁过的庄稼地,一些参加过一战的美国老兵甚至回忆起当年德军的炮火。士兵躲在战壕里捂着耳朵不敢探头,有些实在忍受不住的人跳出散兵坑钻进了附近的茂密丛林。日军随即在那里投下了燃烧弹。一名美军士兵对同伴开玩笑说,“喂,伙计,来根烟!”但他不得不赶紧去扑灭烧到头上的火苗,“哦,上帝!小鬼子要把我们烧成火鸡!”顷刻之间,数百名逃入丛林的士兵被活活烧死。

  下午15时,地面进攻拉开了序幕,一队队端着刺刀的日军步兵紧跟在隆隆开进的坦克后边,高呼着口号向美军阵地发起了猛攻。

  巴丹守军几乎丧失了战斗力,在日军强大的攻势面前一触即溃,他们纷纷弃阵而逃。巴丹东半部防线瞬间被撕开一个近五公里的大口子。到傍晚才得知消息的帕克少将派出了一支600人的预备队,试图封堵缺口,但所有的努力都无济于事。日第六十五旅团已经开始往美军阵地侧后迂回,第四师团很快控制了毕拉尔-巴卡克公路,菲律宾第二十一、四十一师只能放弃阵地仓皇败退。

  4日上午10时,日第四师团兵分两路继续攻击前进。傍晚时分,菲律宾第二十一师师长卡宾准将在撤退途中被一路穷追的日军俘虏,被迫放弃阵地的美军炮兵开始炸毁自己的火炮。黄昏时分,日军的太阳旗已经插上了巴丹山山顶。

  服部站在山顶向下俯瞰,只见各路日军势如破竹,到处追逐败退的美菲军部队。西面是奈良的第六十五旅团,东面日军也已突破美军匆忙中建起的脆弱防线,他在东京制定的作战计划正在一步步得到实现,这不仅让服部课长意气风发,豪情满怀。

  美军投入三个团的预备队展开反攻,但兵败如山倒,如此兵力根本无力挽回颓势。永野支队沿东海岸推进到美军防线之后六公里,之前彪悍的菲律宾第二十六骑兵团—由于马匹全部当粮食吃了,他们已经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步兵—奉命向永野支队侧翼发起进攻,但在日军强大的火力打击之下无功而返,至此美军第二道防线右翼全线崩溃。通往半岛南部的小径和土路上,到处都是从前线溃败下来的美国和菲律宾士兵。日军坦克和步兵在后面紧紧追赶,战斗机毫无顾忌地向下俯冲,用机枪扫射着逃散的人群。总指挥帕克少将只好被溃兵簇拥着一路后撤。

  金少将下令左翼的美军士兵发起反攻,以解右翼燃眉之急。然而能够跳出战壕发起反冲锋的士兵寥寥无几,他们大多数又病又饿,走起路来都踉踉跄跄,左翼的反击注定毫无结果。

  远在墨尔本的麦克阿瑟一直与温赖特保持着密切联系,并时刻关注着巴丹战局。现在,他手里拿着温赖特发来的电报,对金少将在战场报告中所称“形势危在旦夕,饥饿的部队已无法再坚守”等字眼非常气愤。他立即给温赖特发去电报,命令巴丹守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投降。如果食物不够,可以发起一次反攻从敌人手中夺取,—当初他在时怎么不那么干呢?“当补给情况变得不堪设想的时候,你们不能考虑投降,必须进攻!”老麦还在电报中附上了一份他亲自拟定的进攻计划,最后他强调,如果不得已放弃防线的话,也要争取给日军以最大的杀伤,之后转入山区开展游击战。

  在参谋长萨瑟兰去发这份电报时,麦克阿瑟又给马歇尔撰写了一封电文,请求充许他立刻返回巴丹,亲自指挥部队向本间发起反击,—老酒估计这里边作秀的成分可能大于勇敢,他现在就是想回也回不去,华盛顿自然不会答应他的请求。

  4月7日晚上11分30分,按照麦克阿瑟的旨意,心慌意乱的温赖特在马林塔隧道中打电话给金,令他派琼斯的第一军向北进攻。金把命令转达给琼斯,后者直截了当地回答道:“任何进攻的命令都是荒谬的,不可能的。”

  身居前线的金冷静地判断反攻的确不可能,只好无奈地告诉琼斯,“那就把进攻的事忘了吧。”他知道琼斯的做法是对的,再打下去只能增添无谓的伤亡。目前巴丹防线在日军攻击下已支离破碎,到处都是溃散的败兵。东侧第二军已经崩溃,西侧第一军也已岌岌可危。他的战线已被日军分割,两翼都没有赖以发动反攻的兵力。无法保持完整建制的士兵成了一群群散兵游勇,纷纷涌向半岛最南端—小小的马里韦莱斯港,试图挤上开往科雷希多那为数不多的几艘破船。

  正如金在报告中说的那样,“短短两天之中,一支军队消失得无影无踪。”4月8日黄昏时分,金设在马里韦莱斯山上的司令部被日军炮火摧毁,他意识到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守军奉命炸毁弹药库,剧烈的爆炸象地震一般地动山摇。“空中烟尘遮天,碎片横飞,爆炸声使人胆颤心惊,”一位年轻的海军军医绝望地写道,“爆炸愈演愈烈,大石巨砾和人的肢体被掀到空中,抛进海里,击沉港口的小船,打伤周围的居民。”

  金向温赖特发出了最后一封绝望电报:“我们再也没有办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了。”午夜时分,他召集了司令部所有人员,告诉大家“继续抵抗下去已无任何希望”,没有人反对他的意见。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金决定率巴丹守军向日军投降。他并未将这一决定电告温赖特,不想让他因此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将来接受军事法庭审判的话,他宁愿坐在被告席上是他金,而不是温赖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