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小说 太平洋战争

第85节

太平洋战争 青梅煮酒1970 2140 2024-07-17 12:49

  日期:2015-10-1822:53:05

  1.5.5“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2年1月5日,“九一八”事变的大功臣之一板垣征四郎从中国东北飞回东京,以小小大佐的身份破格觐见天皇,可谓风光无限。板垣向天皇和日军参谋本部报告了关东军在东北的战况,随后又参与策划在上海发起纷争的计划。板垣在东京给日本驻上海公使馆陆军助理武官田中隆吉少佐发了如下电报:“满洲事变按预计发展,请利用当前中日间紧张局面在上海策划事变,使西方目光转向上海”

  一贯以惹是生非为己任的田中隆吉接电后大喜,迅速找来了日本女间谍“男装丽人”川岛芳子密谋策动骚乱。1932年1月18日下午,川岛芳子唆使2名日本日莲宗僧人与3名日本信徒到三友实业社总厂闹事。在随后发生的冲突中,日方一人死亡一人重伤,此即谓“日僧事件”。随即田中以此为借口指使日侨青年同志会一伙暴徒于1931年1月19日深夜焚烧三友实业社,砍死砍伤三名中国警员,又煽动1200余日侨集会游行,强烈要求日本总领事和海军陆战队出面干涉。

  为扩大事端,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村井仓松1月21日向上海市长吴铁城提出四项无理要求:就“日僧事件”进行公开道歉,逮捕和处罚作案者,对被害者进行经济赔偿,取缔和解散上海以“抗日救国会”为首的一切反日组织和团体。

  消息传到日本国内,声称要在上海对中国进行“惩罚”的,变成了大日本帝国海军。日本海军省次官左近司政三中将早已急不可耐:“陆军在北边大显身手,这次在南边轮到海军来出手了。”1932年1月22日,日本驻上海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中将发表恫吓性声明,声称上海市长吴铁城如果对松井所提四项要求不做令日方满意之答复,日本海军将断然采取“适当行动”。同日召开的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对上海事件立取适当手段,由大角岑生海军大臣相机处置之”。

  之后日本海军以保护侨民为由开始向上海调兵遣将。到1月28日,先后有三批增援舰船和兵力抵达上海,得上海的日军力量达到了军舰24艘,飞机20余架,海军陆战队1830余人,其余还有武装日侨4000人。同日,海军军令部又下令调航空母舰“加贺”号、“凤翔”号,巡洋舰“那珂”号、“阿武隈”号等主力舰从本土开赴上海。

  战争日益迫近。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1932年1月23日,担负沪宁地区卫戍任务的中国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错主持下召开了驻沪部队营级以上军官紧急军事会议,一致决心保卫上海,并向全军各部发出密令:“我军以守卫国土,克尽军人天职之目的,应严密备战。如日本军队确实向我驻地部队攻击时,应以全力扑灭之。”

  1932年1月24日,日本特务机关再次派人放火焚烧了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在上海的住宅,诬称是中国人所为。27日,村井向上海市当局发出最后通牒,限28日18时以前对日方提出的四项要求给予满意答复,否则将采取必要行动。

  当时南京国民政府认为:在国内军阀割据内乱不已、军令政令不统一、财政拮据的形势下,中国无力与日本全面开战。加之担心战火蔓延到整个长江流域,所以竭力避免冲突,主张忍让。28日下午,上海市长吴铁城复文表示接受日方提出的无理要求。但日方进而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中国军队全部撤出闸北。还不等中方答复,晚23:30,日军海军陆战队在坦克掩护下向西占领淞沪铁路防线,在天通庵车站遇到中国第十九路军对坚决反击。“一二八”事变爆发。

  日军指挥官盐泽幸一扬言,一旦战争开始,只要他挥动手中的日本国旗,中国军队就会闻风而逃,四个小时之内他就可以全部占领上海。然而盐泽失算了,中国人不都是张学良。1月29日,顽强抗击的第十九路军通电全国,“军人捍卫国土乃其天职,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种而抵抗,虽牺牲至一人一弹,绝不退缩,以丧失中华民国军人之人格”。

  第十九路军3个师共3万余人,第60、第61师分驻苏州、南京一带,第78师2个旅驻守上海。防守市区的第156旅在前来接防的宪兵第16团主动配合下,打退由横浜路、虬江路、宝山路进攻的日军,29日夺回了天通庵车站和上海北站。日军败退租界,通过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双方达成停火协议。自认为兵力不足的日军固守待援。

  1月29日,之前因“九一八”事变而下野的蒋介石复出。同日,蒋介石制定对日应对原则为“一面预备交涉,一面积极抵抗”。1月30日,国民政府发布《迁都洛阳宣言》,宣布迁都我的家乡洛阳,但军委会和外交部仍留驻南京。随后在洛阳召开的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被推举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参谋长。会议发布宣言,号召“全国军队应抱同一抗战之决心”,同时也提出要军事与外交相辅相成。蒋介石表示一旦“超出忍耐之底限”,就要与日军拼个鱼死网破。这个底限就是不能妨碍行政与领土完整。“如果超此限度,即与之决战,虽至战败而亡也在所不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