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小说 太平洋战争

第505节

太平洋战争 青梅煮酒1970 3714 2024-07-17 12:49

  日本人取得的“辉煌”胜利使得盟军必须做出适当调整,以维护全球战略的平衡。丘吉尔向罗斯福提出,原来阿卡迪亚会议上制定的那些计划现在“大体上已经过时了”,要求视轻重缓急调整资源分配计划,因为“不幸频频降临在我们头上”。英国迫切需要更多的坦克、飞机和船舶,以便把更多的部队运送到中东。他恳求罗斯福“对澳大利亚提供额外援助”,以便阻止那个不太听话的柯廷在隆美尔重新向苏伊土运河发动猛攻时要求把他的部队撤出非洲回援澳洲大陆。

  “美国在太平洋的形势非常严重”,罗斯福对此表示赞同,他同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开了整整三天会议,研究如何才能帮助英国。虽然对英国在地中海和印度洋承担大量义务表示同情,可罗斯福没有足够的船舶去满足丘吉尔的要求。美国还背着一个包袱,它要保卫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免遭日本的进攻。为了应对这种威胁并且不使堪培拉从中东撤出更多部队,美国已经答应在即将出发的第四十一步兵师到达澳洲之后,尽快再向那里增派第三十二步兵师,而且那个大名鼎鼎的麦克阿瑟很快也将赶往那里。

  现在,美国的参谋长们不顾阿卡迪亚协议不断从欧洲战区抽调军队、飞机和船舶,以应对太平洋上日益严重的危机,这无疑是与先前制定的“先欧后亚”战略背道而驰的,同时为一直对英国人缺乏好感的金上将提供了绝佳的机会。金竭力主张,只有立即向日本人发动进攻,才能阻止敌人南下进攻澳大利亚的企图。金的观点和老酒一样,即大西洋和欧洲战区得到了过分重视,而太平洋战区被摆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上。在与亲英派作战部长斯塔克上将的博弈中金逐渐占得上风。加上斯塔克本身还要为珍珠港的失败买单,他很快就被派去伦敦作了联络官。

  1942年3月12日,罗斯福颁布了一项任命,美国舰队总司令同时兼任海军作战部长。脾气暴躁的金到处是敌人。就在他兼任部长的头两天也就是3月10日,有一位美国陆军将领曾说:“最好找个人把金干掉,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赢得这场战争。他总是和大家作对,就好像故意一样,但这只能说明他欺软怕硬。他不久前刚刚担任了海军舰队总司令,今天又接替斯塔克成了海军作战部长。最好不要让这个家伙同时把持海军的两个高位。斯塔克这个老好人绝对不会惹出什么麻烦,但我打赌金迟早会闹出乱子。”

  3月14这位将领还添油加醋地说,“如果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在厌恶某个人,而又找不到什么原因的话,这人十有八九是金。这个星期阿诺德将军给了他一个便条,他的速记员由于疏忽写成了‘致金海军少将’。24小时后这张便条就被退了回来,上面画了一个又粗又长的箭头指向那个‘海军少将’中的‘少’字,旁边还作了特别批示,‘这个就是海军统帅的级别,他应该对赢得这场战争帮助很大。’”说这话的可不是一般人,他的名字叫艾森豪威尔。

  日期:2017-06-2323:16:37

  (正文)

  早在新任命颁布之前,金已大刀阔斧地修改之前斯塔克和马歇尔制定的优先对付希特勒的战略。金的意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众的意愿。国会和民众不喜欢海军在太平洋处于守势。一项民意测验表明,65%的美国人赞成尽快向日本人发起进攻,支持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还不到25%。金的言论和举动很快引起了伦敦的不安。

  在美国人中,金的反对者主要来自陆军,代表人物是参谋长马歇尔和战争计划委员会主任艾森豪威尔,两人认为这意味着“基本战略发生了根本变化”。艾森豪威尔坚持认为,要想最终打败轴心国,从战略和后勤考虑,在1942年把力量集中在欧洲是绝对必要的。这些要求包括:

  一、继续扶持联合王国。

  二、竭力使俄国人在战争中坚持下来。

  三、保持在印度和中东地区的地位,阻止两个主要敌人在地理上结合。

  这就意味着太平洋战区仍然要保持守势,至于保持美国与澳大利亚交通线的畅通,“虽然值得向往,但并不是不可缺少的”。艾森豪威尔甚至认为,阻止日本入侵澳大利亚“对战争全局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对此金坚决反对。他认为澳洲大陆必须守住,而美国对欧洲战争的贡献仅限于提供军火。不仅要保持供应线畅通,还要建立一系列防守据点,并利用这些据点展开反攻。对此艾森豪威尔贬中有褒:“金上将是一个专断、固执的人,很聪明,喜欢威吓下级。但他渴望战斗,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陆军部长史汀生也对根本战略的变化表示了担忧。

  3月7日,丘吉尔从伦敦发来了电报,“种种迹象表明,德国人很快将对俄国人发起新的大规模攻势,对于这个同德军正面作战的唯一国家,我们几乎帮不了什么忙。”丘吉尔和罗斯福非常担心,除非在欧洲作出一些努力,减轻德国对俄国人的压力,斯大林很可能被迫单独与轴心国媾和。这对盟军的事业将是沉重的打击。这一危险使马歇尔上将再次力争将战略依然放在欧洲方面。

  3月16日,三种方案被摆在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案头。陆军副参谋长、航空兵司令阿诺德中将提出:全力以赴在欧洲打败希特勒,因为德国的垮台必定导致日本的毁灭,不要向太平洋派遣更多的增援部队,即使因此不得已丢掉澳大利亚。金上将的方案截然相反:呼吁陆海军发动联合攻势,把日本人赶出新不列颠的拉包尔,解除澳大利亚面临的现实威胁,即使这意味着牺牲用于派往欧洲的增援部队也在所不惜。

  马歇尔提出了由艾森豪威尔制订的妥协战略计划,实质上依然是大西洋战略:只将仅够保障澳大利亚和夏威夷安全的有限兵力派往太平洋,首先保证英国和苏联的需要,海军不能过早在太平洋发动大规模攻势。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说白了就是“海军主张太平洋、陆军紧盯欧洲”。这与陆海军在不同战区担任的角色符合:在欧洲大陆作战,陆军无疑占主导地位,而在太平洋海军是无可争议的主角儿。

  马歇尔的支持者占大多数,金上将成了少数派。因此“没有经过多少讨论”陆军就赢得了胜利。太平洋战区只限于承担“目前的有限任务”。4月1日,参谋长联席会议接受了艾森豪威尔提出的下一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草案,这一回合陆军完胜!

  随后马歇尔和霍普金斯一起到了伦敦。对于美国陆军竭尽全力争取到的结果,丘吉尔还不愿接受,他的目光盯在地中海和北非,对登陆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对此马歇尔威胁说,一旦这一计划得不到英国的同意,那么美国海军就有可能转而奉行太平洋第一战略,—通俗点说就是你要再不同意我们不管欧洲了,回太平洋打日本去。在此之前,留在华盛顿的迪尔爵士已经向丘吉尔通报了华盛顿激烈辩论的情况,建议伦敦全盘接受这一计划。出于对美国人改变“先欧后亚”战略的恐惧,丘吉尔违心地接受了美国的方案。

  陆军中还真有一个人支持金,他就是刚刚从科雷希多逃到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但他和柯廷一样无法影响华盛顿的决策。此时的麦克阿瑟还在为另一件事大发雷霆。

  作为杰出的政治家,罗斯福必须时刻协调陆海军的矛盾,偌大的太平洋战场到底由谁指挥始终是他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起初他试图让麦克阿瑟担负这项任务,对此金坚决反对,他拒绝接受一位陆军将领向他的海军发号施令。金的理由很充分,既然海军作战将决定太平洋战争的进程,那么尼米兹当然是第一人选,—虽然金对尼米兹不满意但那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可尼米兹与麦克阿瑟相比资历太浅。

  罗斯福不愧为和稀泥高手,他最后决定“对日作战的指挥权由陆、海军平分”。3月30日,总统授意参谋长联席会议将太平洋地区分为了西南太平洋战区和太平洋战区,前者包括东经159度以西和赤道以南,由麦克阿瑟担任最高司令官,其余部分划归后者,由尼米兹担任总司令官。

  对此麦克阿瑟大为恼火,“在有关这场战争的所有错误决定中,最莫名其妙的是没有建立太平洋的统一指挥。”这肯定是海军在捣鬼,他认为在华盛顿存在一个“海军阴谋集团”,不但剥夺了之前派往菲律宾的增援部队,现在又使他不能担任太平洋战区的最高统帅,他认为自己到澳大利亚就是准备接受这一职务的。把脸看得比命都重要的老麦实在气愤,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自己的职务也改成了“总司令官”。对于麦克阿瑟的话老酒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对于建立统一指挥老酒绝对同意,对于由麦克阿瑟或者其他陆军将领出任总指挥老酒不同意。

  抛下领导们的激烈争论不提,尼米兹和他的舰队必须在太平洋上有更大的动作。3月19日,珍珠港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金上将的钦差大臣伦纳德�6�1邓肯上校。邓肯专程飞到珍珠港,就是要和尼米兹共同策划一项更大胆、更富创意的计划,这就是著名的“杜立特空袭”。

  如果将之前的那些小打小闹比喻成隔靴搔痒的话,这下子等于一锥子把靴扎透、扎到肉里去了,血都喷的老高,疼得日本人一下子跳了起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