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修真小说 这也是江湖?

第122章 过于平静

这也是江湖? 无聊的梳子 2464 2024-09-21 10:37

  瀛洲的夜空,星光稀疏,月色如洗。

   将军府的书房内,灯火通明,温少风将军端坐于案前,眉头紧锁,目光如炬般审视着桌上排列整齐的十四封书信。

   这些书信,如同十四颗沉重的石子,投进了他心中那潭平静的湖水,激起了层层涟漪。

   数月来,瀛洲的宁静似乎过于刻意,没有辽国探子的踪迹,没有奸细的暗流涌动。

   这种异常的平静,对于一个随时可能爆发战火的边陲之城来说,无疑是一种不祥的征兆。

   温少风将军,这位守城数十载的老将,从未见过如此景象。

   即便是在辽国假意与玄朝交好,韬光养晦之时,也未曾如此。

   他连夜书写书信,询问其他十四州的守将,是否捕捉到了辽国的蛛丝马迹。然而,回应却是一片空白,这无声的回应,比任何战鼓还要震撼人心。

   他也曾派遣探子深入辽国,但除非有紧急情况,否则不会轻易联系,以免暴露。

   然而,温少风将军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他迫切想要了解辽国的真实情况。

   现在还差两个月便要立秋了,辽国已韬光养晦一年,且已占据了朔州。按理来说也应该趁着士气高涨时一鼓作气攻打玄朝。

   可探子的回报却出人意料——辽国按兵不动,没有征兵,没有征粮,一切战前的准备似乎都已停止,仿佛已经放弃了对玄朝的野心。

   就在温少风将军陷入深深的沉思之时,温如玉、西门吹风和叶群城三人走了进来。温如玉见父亲神色凝重,便知必有大事。

   温如玉轻声问道:“父亲,辽国是否即将动兵?”

   温少风将军沉声回答:“我现在反而希望辽国动兵。”

   温如玉不解,温少风便将心中的疑虑一一道出。

   四人围坐,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困惑。

   叶群城试图用幽默来缓解紧张的气氛:“莫非辽国突然爱好和平,不愿再战?”

   但这句话刚说出口,叶群城自己也觉得并不好笑。

   西门吹风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有没有可能是辽国内乱了?”

   温如玉立刻摇头否定:“若辽国内乱,我们的探子不可能不传回消息。”

   叶群城又问:“有没有可能是耶律朴病重要死了,所以无心再战?”这个问题,让在场的每个人都陷入了沉默。

   虽然耶律朴未必到了病重要死的地步,但是病重不是不可能。毕竟这个辽国的皇帝已经年近六十了。

   耶律朴的身体或许真的出现了问题,毕竟岁月不饶人,即便是辽国的皇帝,也难逃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辽国之所以能够团结一致,七成功劳归耶律朴,三成功劳归萧太后。

   若耶律朴真的不在了,辽国内部必将出现动荡,战力大减。此消彼长,这正是玄朝反攻的大好时机。

   温如玉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仿佛在黑暗中捕捉到了一线希望:“若耶律朴真的病重,这正是我们反击的良机。”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决断和果敢。

   然而,温少风沉默了,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这位老将,虽然历经沙场,饱经风霜,但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局面,他发现自己的经验似乎变得不再可靠。

   他曾熟读兵书,拥有几十年守城打仗的经验,但无论是兵书中的策略,还是自己过往的战例,都无法为眼前的异常找到合理的解释。

   老将虽好,虽得到了时间的检验,但老将也有老将的缺点,就是下意识间会过于依赖经验。

   叶群城见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要我说,不如直接点足兵马,攻打朔州。不论辽国到底打的什么算盘,打一仗便能知道了。”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股子豪迈,仿佛已经看到了战场上的硝烟。

   温少风摇了摇头,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沉重:“叶大侠,这打仗可不是儿戏。岂能说发兵就发兵。”

   他知道,每一次出征都关乎无数士兵的生命,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改变国家的命运。

   叶群城叹了口气,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这该死的乱世,太乱也不行,太平静也不行,着实恼人。”

   西门吹风提出了另一个方案:“要不把这异常情况禀告给皇上,让皇上定夺?”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谨慎,毕竟在朝堂之上,每个人的意见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决策。

   温少风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眼下也只能这样做了。”

   他知道,虽然朝堂上的争斗和权谋可能会影响战局,但作为臣子,他必须将情况如实上报。

   温如玉却显得有些鄙夷:“朝堂上那个天天想着求和,即使我们推断没错,他也只会把这个机会当做求和的时机。”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满和愤慨,显然对朝堂上的某些人持有怀疑和不信任。

   讨论陷入僵局,没人能想到一个万全的对策。

   书房里瞬间沉默了,只留烛火不安地摇曳着。

   温少风叹了口气,道:“现在时候也不早了,你们先回去休息。明天还得练兵。”

   温如玉、叶群城和西门吹风三人闻言,作揖告退。

   温少风拿出墨宝,起笔写信,把现在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皆写入信中。

   他只希望朝堂上那位不要再被“求和”二字给左右。

   书房外。

   叶群城看向温如玉,问道:“若由你掌兵,你会怎么做?”

   温如玉想了想,道:“若是我的话,立马带八百轻骑冲向朔州。”

   叶群城疑惑道:“八百轻骑就能攻下朔州?”

   温如玉道:“攻城自然是攻不下的,只是在周边骚扰。辽国必将做出反应,只要他们做出反应,便能推断出一些信息。”

   温如玉叹道:“可惜朝堂上那位一心只想求和,还签了那耻辱的协议。”

   西门吹风摇了摇头,道:“可惜了,将怂怂一窝。”

   三人走至分叉处,各自作揖道别。

   明月高悬,照亮大地。

   却照不出辽国的阴谋诡计。

   也照不亮他们心中的阴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