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小说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683章 格格不入

1980我的文艺时代 坐望敬亭 4105 2023-09-22 12:34

  1980我的文艺时代在文讲所的日子第683章格格不入面对林为民诚意十足的价格,海晏无法拒绝。

  没办法,林老师给的太多了!

  林为民给文诚影视招揽了三员大将,公司的架子有了,他又从社里调了一个财务和一个编辑过去,剩下的就得全靠海晏忙活了。

  海晏回去之后立马辞职,然后迅速进入角色,为了文诚影视的事忙前忙后。

  文诚影视的办公地址就在国文社家属楼沿街的一楼门市,在它的隔壁,挂了一块跟它几乎一模一样的牌子,只是文字稍有不同。

  “文华影视有限公司”。

  佟钟贵搞了半天卫生,累的满头大汗,管财务的徐大姐说道:“佟儿,歇会儿吧,又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干完的活。”

  佟钟贵闻言,停下了动作,徐大姐给他递来了一杯水。

  新公司刚刚装修完,屋子里的各类建材、家具混杂着令人不适的味道。

  徐大姐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隔壁,说道:“还是人家隔壁进度快,这小半天人来人往的。”

  “他们那兵强马壮,以前都是干这行的,上手就开项目,当然热闹了。”佟钟贵说道。

  “小佟,别谦虚,你也不差,《大红灯笼高高挂》可是改的你的《妻妾成群》。”徐大姐恭维道。

  “你就别寒碜我了。那都是林老师指导的好,还有导演帮忙。”

  “谦虚了不是?要不是看好伱,总编也不能把你调过来。”

  一说到这个话题,佟钟贵就有些无奈。

  他在《当代》干的好好的,前几天林为民突然找他谈话,说要给他调到新成立的影视公司,佟钟贵当场就表达了自己不想走的意见,林老师对于他的想法表示了充分理解,并且亲自给他办了调动手续。

  编辑干的好好的,突然之间要改行,佟钟贵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接受。

  跟他一起调过来的还有财务的徐大姐,徐大姐告诉他,他的工资在调到影视公司之后每个月涨了快400块钱,而且还有奖金和分红。

  佟钟贵当场陷入了沉默,他在影视公司搞剧本,也是搞文学创作嘛!

  佟钟贵被调到文华影视公司来,担任的职务是文学总监,跟魏人在文诚担任的是一个职务,所以工资和福利待遇也是对等的。

  而且来了几天之后,他又发现,新公司好像不用点卯,有事就来,没事就走,时间异常的自由。

  有了这个发现,佟钟贵终于意识到自己现在这份工作的优势所在。

  心中再也没有怨气了果然还是林老师最心疼我。

  两人正说着话的功夫,隔壁的海晏走了进来,“佟总监,忙着呢?”

  海晏的《便衣警察》当年就是在《当代》发的,跟佟钟贵认识多年,只不过关系不算亲近而已。

  听到“佟总监”这个称呼,佟钟贵浑身不自在,“叫我钟贵就成。”

  海晏从善如流,“钟贵,徐大姐,我们那边晚上聚餐,一起来热闹热闹吧。”

  佟钟贵本能的想拒绝,他生性腼腆、拘谨,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场合,徐大姐却痛快的答应道:“好啊,大家都是一家人,正好熟悉熟悉。”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晚上东来顺吃涮羊肉。”

  海晏走后,佟钟贵有些发愁,他有些打怵人多热闹的场合。

  “瞧你这样,又不是上刑场。咱们两家公司怎么说也都是社里的企业,这不就像跟旁边编辑室同事一起吃顿饭一样吗?”

  听徐大姐这么一说,佟钟贵想想也是,心态放松了不少。

  傍晚时分,才四点出头,天色还没擦黑,隔壁就下班了。

  海晏来叫上了佟钟贵和徐大姐,一行人前往东来顺。

  国文社家属楼接近东四环,吃饭的地方在王府井,大家到了东来顺的时候却还不到五点。

  进门点好了菜,海晏作为东道主,热情的给大家互相介绍着,这些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大部分人互相都是认识的。

  文诚影视这边今天来了五个人,海晏、任豪、魏人三个,再加上一个归魏人负责的编辑魏东和财务小何。

  文华影视跟他们一比就显得势单力孤了,就佟钟贵和徐大姐两人。

  海晏多年来从事的都是迎来送往的工作,活跃气氛不在话下,几句话便拉近了大家的关系。

  文诚影视跟文华影视同时成立,但因为架子拉起来的早,所以最近已经在筹备项目了。

  新项目是海晏刚刚创作完成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改编的,故事的主线是警匪+言情,这部作品算是海晏风格的开山之作。

  导演依旧是任豪,编剧是魏人,海晏挂了个编剧的名字,这是他的作品,分红肯定少不了他。

  文诚影视刚刚成立,新项目就立即上马,显得有几分匆忙,主要原因是《警察本色》已经跟央视签订了购剧合同,收回成本是板上钉钉的事,剩下的问题只是赚多赚少而已。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文诚影视当然是想乘胜追击,尽快推出新作品。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是文诚影视成立后的首部作品,但并非是海晏、魏人和任豪的首次合作,几人之间已经有了默契,配合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聊了几句正在筹拍的电视剧,海晏怕冷落的佟钟贵二人,主动给佟钟贵抛了一个话题。

  “钟贵,你们那边现在筹备的怎么样了?没见你们有什么动静?”

  佟钟贵说道:“现在公司就我们俩人,不像你们兵强马壮,应该是先把架子搭起来吧?具体还要看林老师的安排。”

  魏人问道:“那天听林老师说了一嘴,他的打算好像是先搞投资。”

  “搞投资?也对。我们文诚和文华都是影视公司,要是一上来都搞电视剧,未免有点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的嫌疑。”海晏脑子反应最快,他想了想说道。

  投资?

  佟钟贵有些茫然,这个他还真不知道,主要是最近林老师好像挺忙,压根没跟他谈过工作的事。

  海晏见佟钟贵也不了解内情,怕他尴尬,便主动岔开话题。

  “诶,《三国演义》你们都看了没?”

  一听到他的话,桌上的男人们顿时两眼放光,话题滔滔不绝。

  10月23日,央视筹备五年时间、投资1.7亿人民币的鸿篇巨制《三国演义》电视剧正式播出,《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在国内拥有广泛的读者基础,其中人物和典故更是脍炙人口,电视剧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强烈的轰动效应。

  眼下《三国演义》电视剧已经播出近半,很多书迷和观众集集不落,在场几人也不例外。

  大家兴高采烈的讨论着电视剧的内容,海晏顺嘴便说到了《警察本色》要接档《三国演义》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事。

  “在《三国演义》之后播出,也不知道《警察本色》能不能挺住。”海晏的语气带着几分担忧。

  魏人说道:“电视剧是我们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别那么丧气。就算比不了《三国演义》的收视率,应该也不会太差的,毕竟质量在那。”

  “我肯定不指望能比得上《三国演义》的收视率,能有个15%我就知足了。”

  任豪在央视工作了多年,他笑道:“你这个要求可不低啊!”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电视台数量少,电视机也还未普及到大多数家庭。并且电视台也不接受广告业务,所以在当时并没有收视率统计这个概念。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各地都开始兴办电视台,连县一级的地方都有自己的电视台,电视节目类型和数量开始井喷,对于广告商来说投放广告的渠道变多了,但是如何投放广告却缺乏一个维度标准,中国的收视率统计机制这才应运而生。

  现在这个时候,没有尼尔森,也没有索福瑞,也没有全国网和城市网的区别,央视搞的收视率统计方法还是原始的日记卡法。

  在城市中根据人口数量随机挑选出1-2千户的样本户,1个样本户就代表这个城市中某一比例的电视用户,然后样本户家庭每天填写日记卡片来收集当天看了什么节目的信息。

  这种统计方法因为是靠人主动填写信息,所以误差比较大。

  后世,人们经常在讨论一些八十年代播出的电视剧,收视率动辄就是90%以上,这其中有统计误差的原因。

  当然了那些神奇的收视率大部分都是真的,至于九十年代之后电视剧收视率迅速下滑,主要原因是各个地方电视台的不断崛起,收视率分化成为必然。

  再加上老百姓娱乐手段的不断丰富,晚上看电视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了。自然不可能再存在像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那样,家家户户到了晚上就窝在家里看电视的盛况了。

  所以这两年央视的收视率一直在下滑,电视剧收视率普遍在10%上下浮动,这个收视率算是央视的基本盘,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收视率了,只有像《渴望》《编辑部的故事》这种爆款电视剧才会创造惊人的收视率。

  《三国演义》已经在央视一套播出有一段时间了,根据央视的统计,收视率也就是22%、23%左右。

  这个数字看起来当然没有90%来的震撼,但在全国范围内依旧是无可撼动的王者。

  毕竟在这个年代,只有中央电视台一套能够做到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其他几家上星卫视的覆盖率远远无法和央视一套相比。

  “主要是我们的电视剧质量不差啊,我要是定个太低的目标我怕你骂我!”海晏笑着说道。

  任豪哈哈笑了起来,“是不能定的太低,得有心气儿才行。15%不够,我看20%还差不多!”

  魏人也插话道:“要定就定个大目标,我看30%就不错。”

  几人喝了点酒,张口就来,一旁的佟钟贵看着放浪形骸的几人。

  感觉与他们格格不入。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