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节
日期:2016-02-1823:12:58
(正文)
1.10.和?战!
1.10.1野村出使
1941年1月初的一天,夏威夷珍珠港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两艘驱逐舰悬挂彩旗鸣乐驶出军港,以美国海军特有的礼节欢迎来自远方的尊贵宾客。来宾就是日本新任驻美国大使野村吉三郎海军大将。
对于这位野村先生大家应该并不很陌生,他在1932年“淞沪抗战”中已经亮过相。当时职务是海军第三舰队的中将司令官。和重光癸和植田谦吉一样,野村也在上海虹口公园举行的庆祝仪式上被朝鲜义士尹奉吉扔出的丨炸丨弹炸伤。不同的是那两位都是丢了一条腿成了金鸡独立,而野村则被炸瞎一只眼睛成了独眼龙。回到国内不久的1933年,野村因战功晋升海军大将,达到了其职业军人生涯的最高峰。1937年野村退出现役。在阿部信行担任首相时,野村曾短期出任过外交大臣试图协调日美关系因军部的强硬无果而终,后随着短命阿部内阁的倒台再次赋闲。按一般情况来说,已经64岁的野村今后也就是在家里抱抱孙子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这辈子基本就到此为止了。
1941年前后,日本在远东采取的一系列动作导致美日关系不断恶化。头一年的冬天,美国已经开始从日本撤侨。1941年1月,美国正式开始陆续撤走驻日使馆工作人员的家属。2月,位于东京的一所美国学校因为缺乏生源被迫关闭。在此期间,日本曾出版了一本预测未来日美战争的书,书的结果当然是美国被打得很惨,日本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本书一个月之内就卖出了五万三千本。太平洋上空日益紧张的氛围给了野村再次出场亮相的机会。
新年伊始的1941年1月1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召集国务卿、陆海军两部部长及参谋首长开会,研究决定美国所应采取的基本战略。会议的主要观念由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海军上将提出:即一旦美国参加战争,其首要目标应为击败德国,美国应立即集中全力在大西洋方面发动最大攻势,而在太平洋方面则应暂取守势。
美国作出这样的决定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德国已经控制了欧洲的大部分领土,并派出水面舰艇和潜艇破坏大西洋上的交通线,美国的经济发达地区都位于东海岸,罗斯福认为这对美国将是最直接的威胁。而且他还担心德国会进一步干涉拉美事务,作为美国后院的拉美是万万不能起火的。其次,德国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拥有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德国柏林大学所拥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达到了29位,德国的工厂也极具竞争力。罗斯福担心如果不能尽快阻止德国的话,德国很可能会研制出新型的致命武器如原子丨弹丨等。第三,英国从历史上来说都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而且英国人民正团结一致抵抗德国的进攻。在亚洲却不然,日本的主要对手是中国。中国的抵抗力量不但很弱也缺乏合力,无法对日本形成强有力的抵抗,目前所能做的仅仅是利用广大的地域来拖住日本而已。
对美国而言欧洲绝不可以全部丧失。可仅凭英国不但不能击败德国,甚至连他自身都难保。美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必须保住不列颠三岛,将其作为今后反攻的跳板。反言之,在远东日本的力量最多只能前出到中太平洋,不足以立即威胁到美国本土的安全,所以只能暂时被列为第二优先。目前在太平洋地区,美国要采取的策略就是通过谈判的手段暂时稳住日本,等与英国合力收拾完德国后再回过头来对付日本。这对于苦苦支撑的蒋委员长来说应该不算是什么好消息。
尽管在表面上依然保持中立,但实际上美国已经在逐渐走向前台。美英两国参谋长即将在华盛顿举行第一次联合会议。作为对美方代表参加会议的基本思路,会议决定美国的国家目标确定为下列三项:保护西半球使其免受任何军事或政治侵略;援助英国使之不要轻易被击败;用外交手段对抗日本在远东的的扩张。
1941年1月29日,美英参谋长第一次联合会议在华盛顿召开。英国代表对其立场作了下述三点说明:一是欧洲为主战场,应在此寻求决战;二是应先击败德国和意大利然后再对付日本;三是远东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英国利益具有重大关系。
对于前两点美英意见基本一致不用再说,但第三点却引起了双方的争论。英国人视新加坡为大英帝国安全的锁钥,对于印度、澳洲、新西兰的防御都具有必要性。美国人则认为既然要把全力集中在大西洋方面,则太平洋方面即令有所牺牲也在所不惜。换言之,他们宁愿让日本人暂时猖狂无忌也不愿分散其主力。经过若干轮会谈之后,双方代表遂作出下述三点决议:
一、确定欧洲为主战场;
二、维持英国在地中海的地位;
三、在远东保持防御态势。
此项决议对两国并无法定约束力,只代表双方一致的看法而已。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在于初步确立了整个二战“先欧后亚”的总体战略。
在此也可以看出美英两国在战略思想上存在根本的差异。英国是一个标准的岛国,在其与大陆国家的战争中都是以海制陆,惯于打长期战争而不计较一时之得失。用他们的一句老话就是,“英国可能输掉一切的会战但最终仍能赢得战争”。他们的传统战略是以最小牺牲和极小冒险来追求最后胜利。同时也诚如美国人所不屑的,他们随时都注意到其殖民帝国的战后利益。反之,美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众的新兴国家,他们不仅自信有绝对的物质优势能迅速赢得胜利,而且也厌恶长期战争和英国人的权力观念。简言之,他们只愿意拯救英国的老命,而无意保全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美国人对于战后的新世界另有一套构想,它的目标是在世界上建立新秩序,让全世界人民从轴心国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享有建立自己主权国家的权利。英国的目标则是继续维护其殖民统治。这种差异此时还仅仅是萌芽,在1943年战争局势有了根本改观后才慢慢显现出来。
罗斯福决定采取“先欧后亚”的战略也有自己的苦衷。美国当时的军备还没有做好同时在两个大洋作战的准备,国内孤立主义的势力依然强大。在欧洲,德国对英国的反封锁战术取得明显成功,美国迫切需要采取的动作就是对英国进行援助以使其能够继续战斗下去。在远东,除了外交谈判也势必加强对中国的援助来拖住日本争取宝贵的准备时间。
为了加强战备工作,美国在1941年1月7日设立了国防生产管理局。2月1日正式成立了两洋舰队,海军大西洋分遣队改编为大西洋舰队,由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任司令。驻珍珠港的舰队改编为太平洋舰队。罗斯福解除了原来不怎么听话的理查德森海军上将的职务,代之以赫斯本德.金梅尔海军上将。驻菲律宾的远东舰队改编为亚洲舰队,司令官是托马斯.哈特海军上将。
罗斯福还采取了一项对二战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举措,那就是由美国国会通过的《租借法案》。——这是罗斯福与孤立主义斗争取所得的又一丰硕成果。在美国1941年12月参战之前,中国繁荣富庶的东半部已经沦陷于日寇,法国沦陷,英国饱受德国空袭,苏联的重工业基地大部分落入德军之手,反法西斯阵营在步步溃败的同时经济状况日益恶化,战略物资的生产明显处于下风。《中立法》同意盟国用现金购买美国的物资,但是英国的“美元”毕竟有限,不久就到了捉襟见肘无法付账的程度,而中国根本无钱可付。如果美国仍坚持“付现”的原则,则英国和中国都可能被迫向德国和日本妥协。在丘吉尔的紧急呼吁之下,罗斯福遂决定要求国会通过所谓的《租借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