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小说 太平洋战争

第301节

太平洋战争 青梅煮酒1970 2894 2024-07-17 12:49

  日期:2016-07-2922:11:13

  (正文)

  英国人当然清楚光说不练是守不了半年的。为了防止日军轻易进入九龙半岛及香港岛,英军早已在新界南部构筑了一条自认为坚不可摧的防线。这条防线依九龙半岛北部多个山峰为天然屏障而构建,防线的起点为新界葵涌一带的醉酒湾,经过金山、城门水塘、毕架山、狮子山、大老山直至西贡牛尾海。其中位于毕架山至沙田坳的一段以及城门水塘一带的城门碉堡均为当时守卫九龙半岛的主要要点,而城门碉堡亦成为这条防线的核心。该防线成为防范敌军从新界地区南进的主要防守依托,具有相当大的战略价值。

  该防御体系其实早在日本侵华之前的1934年就开始修建。由于英国政府态度始终是摇摆不定,工程也是修修停停,使得防线一直到1940年才基本完成。这条冠名以“醉酒湾”的防线东西长约十八公里,被英人和港人冠以“东方马奇诺”的唬人称号。英军希望通过这条防线的据守保护本岛北部的防御工事,尽可能久地将香港岛置于日军的炮火射程之外,并在该地域尽可能多地杀伤、迟滞日军的进攻。然后逐次将半岛守卫部队撤往岛内依托坚固工事据守香港岛。

  英国人的这条防线先不说坚固程度,“醉酒湾”这名字就起得有问题,都喝晕了还怎么打仗?再加上被冠以“东方马奇诺”的称号,那就真正离死不远了。纵观整个二战战场,有两个称号千万不能沾。一个是“号称不沉的战舰”,沾上这一称号的“俾斯麦”号、“威尔士亲王”号、“大和”号和“武藏”号都无一例外地死翘翘在了海底。另一个就叫“马奇诺防线”。二战期间叫这个名字的防线共有三条,法国修建的那条是正宗,眼前这个“冒牌”的连同中国东北中苏边境关东军修建的那条防线也都自称是“东方马奇诺”防线。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在实际战斗中都没起发挥什么决定性作用,反而成为大家的笑柄。那条真正的马奇诺防线成就了德国人,东北的那条成就了华西列夫斯基,眼前的这条无疑是成就了日本人。“马奇诺”似乎成为了一个中看不中用的代名词。多亏法国前陆军部长马奇诺1932年就去世了。要是看到后来这几条以他名字命名的防线被打得稀里哗啦那个窝囊劲儿,估计老马能气得翻身坐起来。

  1941年8月马尔特比少将出任驻港守军司令官之后,由于手下只有四个营的部队,他的防守策略是以守护香港岛为核心,把三营步兵留驻港岛,只部署一营步兵到新界及九龙来拖延日军。随后由于加拿大两个步兵营的到来,马尔特比又对防御部署进行了调整,也就是在港岛和九龙各部署三个营,以加强“醉酒湾”防线的驻军力量,争取更多时间破坏道路及桥梁拖延日军推进。他以三个营组成驻新界和九龙的“大陆旅”,以三个营组成驻香港岛的“港岛旅”。“大陆旅”的任务是拖延日本陆军南侵,“港岛旅”的任务是防卫香港岛南岸,阻止日本陆海军协同实施登陆作战。这样一旦日军突破“醉酒湾”防线,“大陆旅”便能立即撤返港岛于北岸组成北方防线,与“港岛旅”形成南北拒敌之势。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英军还从未与日军交过手。在一贯牛插的英国人眼中,个子矮小的日本人根本不能算做一个合格的对手。马尔特比少将傲慢地认为,虽然中国军队抵抗不了日军的进攻,但精锐的英军可不是那么好惹的,香港当局也极力表示“英国人个个都是保卫香港的罗宾汉”。港府对于不断恶化的时局采取了“掩耳盗铃”的高明方式,香港英文报纸对东方的坏消息一律不刊登,对欧洲的坏消息也尽量避免。报纸上连篇累牍登载的都是关于大英帝国辉煌历史的美好回忆,盟军芝麻大点好消息被渲染得比屁股都大。他们甚至宣称,对于香港的保卫是勿需担忧的,因为英国人是如此聪明和勇敢,“任何一个英国人都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学会持枪上阵杀敌”。

  战前的1941年9月10日,身穿殖民地官服的杨慕琦爵士于香港皇后码头登岸履新,正式接替早前以健康理由辞职的罗富国爵士成为香港第二十一任、也是战前最后一任总督。杨港督肯定想不到,仅仅在三个月后他就将脱下尚新的官服,换上日本人为他准备的战俘装被押往中国东北的战俘营。这种服装杨港督的军事长官马尔特比少将也荣幸地领到了一套,倒霉的马尔特比也是一个月前才刚到香港任职的。

  法国、荷兰等国相继败亡之后,独力难支的大英帝国被日本的欧洲盟友打得节节败退,德国随时有在英伦三岛登陆的可能。欧洲的战局使得日本认为,实施南进抢占南洋资源地带的时机已经成熟,攻占香港更是势在必行。早在1940年7月日军的“南进”计划就将香港列入主要的攻击目标之一,也就是前文提出的“C”作战。他们提出的目标是将香港从西方殖民者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成为“大东亚共荣圈”的一部分。1941年7月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之后,港府亦随美、英政府宣布冻结日本的在港资产,此举更使日本觉得攻占香港迫在眉睫。

  不但如此,大本营认为攻占香港也会对早已纠结无比的“中国事变”有所帮助。攻占香港不但能为南进的日军扫除后顾之忧,也可以彻底切断英美向重庆国民政府提供援助的南方通道,从而再度迫使蒋介石在抵抗和屈服之间做出选择。短视的日本人简直是痴人做梦,没有美英参战的蒋介石尚且要苦苦支撑,现在美英都参战了还能指望有了大靠山的蒋介石轻言投降吗?!

  为了筹划未来的香港战役,大本营陆军部在1941年7月就将重炮兵第一联队和独立重炮第三大队南调至广东,同月底又将驻中国东北和华中的航空部队一部集结于华南地区,这些消息无不让香港的英军心惊胆颤。

  即使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日军对于和英军作战还是给予了充分重视,他们最初的计划也是拟在半年内占领香港,恰好和英军的估计相仿。负责香港作战的陆军部队并不是大名鼎鼎的南方军,而是1941年6月才于广州新组建的第二十三军。该军的司令官就是在中国欠下累累血债的陆军中将酒井隆。酒井隆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1928年在担任日本驻济南领事馆武官期间,酒井隆就一手策划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济南惨案”,造成中国军民死伤1000多人,并残忍杀害了国民党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兼山东交涉员蔡公时并公署职员十七人,期间割鼻割耳挖眼等手段之残忍与野兽无异。1934年8月酒井调任日本驻天津支那驻屯军参谋长期间亲自起草了何梅协定,并拔刀架在何应钦脖子上逼何签字,还拉开裤子当众撒尿,可谓流氓加无赖无理之至也。酒井隆后来随土肥原贤二参加了兰封会战,之后先后担任日本驻张家口特务机关长、日本内阁“兴亚院”驻蒙疆联络部长官等职。1941年11月6日酒井隆就任驻广东的第二十三军司令官。在接到攻占九龙半岛及香港岛的大本营密令之后,酒井隆开始积极调兵遣将准备进攻香港。

  日期:2016-07-2922:13:03

  (正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