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小说 太平洋战争

第75节

太平洋战争 青梅煮酒1970 3730 2024-07-17 12:49

  日期:2015-10-1023:24:24

  1.5.3昭和第一兵家

  战后1946年的一天,在驻东京的美军占领军司令部出现了一个病恹恹的日军老头。老头个子不高却目光炯炯,口气也挺大:“我是来自首的。本人认为只有我才最有资格作为甲级战犯,满洲事变的中心人物就是我石原莞尔,我才是大东亚十五年战争的真正发起者。可惜日本战败了。如果当初由我来当参谋总长,根本轮不到你们在这里吆五喝六,耀武扬威。”一席话说的在场的美国人目瞪口呆,他们真认为遇到的是一个疯子。

  纵观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历史,日军始终缺乏明晰且能贯彻始终的总体战略。我曾经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十年时间里,日本曾经先后出台各种《纲要》、《指南》、《方针》多达30多次。如此频繁的变动正说明了日本对于战争并没有真正的战略指南。换言之,日本缺乏真正的战略家。

  此言也不全对。有这么一个人,始终对整个远东的战争进程有着异常清醒的分析和判断,后来事实证明这些判断基本正确。他就是被称为陆军大学“有史以来第一大脑”、昭和三大参谋之首,号称“昭和第一兵家”的石原莞尔。作为日本陆军中的另类和天才的谋略家,可以说日本侵华的一半“功劳”都要算在他的头上。

  1889年1月18日,石原莞尔出生于日本山形县鹤冈市,其父石原启介曾任鹤冈市丨警丨察署署长,也就是当地的公丨安丨局长,属于高级公务员。石原启介从小就用“武士道”精神教导石原莞尔要勇敢而不惧艰险,还算不错的家庭环境也使年幼的石原养成了类似“李刚儿子”那种不信邪、飞扬跋扈、颐气指使的蛮横作风。后来石原的经历也表明,不管他到什么地方任职,总是与顶头上司闹得很僵。这其中唯一一个例外就是板垣征四郎。

  1902年,石原进入仙台陆军地方幼年学校第六期学习,1905年9月转学到东京日本陆军中央幼年学校,并以第三名的成绩毕业。在学习过程中,石原博览群书,特别是历史、哲学以及人物传记类书籍,石原尤其喜欢有关拿破仑的书籍。天资过人的石原在考试时总能以最简洁的语言完成答题。世间大凡有天赋之人,都会有些特立独行,也就是所谓的“智商爆棚,情商为负”。由于太多的与众不同,石原在同学的眼中也成为一个另类,被称为“7号”。“7号”在当时就是精神病患者的代名词。当时的学习分为学科(理论知识)和术科(体育、马术、军事技能等),石原在学科上往往出类拔萃,在术科上却成绩一般,属于“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类型,这可能与他身体素质较差有关。

  1907年6月,石原进入步兵第32联队当士官候补生,并于当年12月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最后以第21期步兵课第6名的成绩毕业。按实际成绩石原是第三名,但因为与教官的关系恶劣被评定为第六。据说当时的前五名都能拿到天皇御赐的银手表,石原正好第六名拿不到。“陆士”毕业后,石原莞尔来到回到步兵第32联队,但由于与联队长关系不佳,很快被联队长一脚踢到了新成立的步兵第63联队。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能说石原天生就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其实石原莞尔也曾经非常同情中国并关注中国的革命。1911年中国发生辛亥革命之时,石原当时在朝鲜的春川任职。听到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时,石原把手下的几个兵带到一个小山上,对天鸣枪,喊出了“中华民国万岁”的口号。年轻的石原觉得,同在东亚的中国和日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如果作为有色人种的代表只有一个日本的话,那肯定是会被西方列强吞并、消灭。如果中国也和日本一样强大起来,那么日本就算有了一个依靠。

  但是后来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军阀混战的乱局让石原莞尔大失所望。他的观点逐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中国逐渐由希望到失望再到仇视。石原认为,既然你自己管不好自己,那就让我来替你管理吧。

  在大学里,我不是一个勤奋的学生,但也不算很懒,学习成绩当然也一般。可就有那样一种人,你玩的时候他在玩,你学习的时候他还在玩,你听课的时候他打瞌睡或者根本都没去。他就在考前翻了翻书就大摇大摆地进了考场。你刚答了一半,就看见他晃晃悠悠地交卷了。考试成绩出来后你刚过线,他几乎满分。毕业的时候,你背着行李卷四处找工作,他还在挑人:看那几个都想让他当研究生的教授谁更合适。

  石原莞尔就属于这种人,并且堪称这种人中的精英。1915年,石原考入日本陆军大学第30期。石原陆大入学时的口试有这样一道题目:机枪应该怎样使用。石原的回答是:装在飞机上,对地上的步兵扫射,一边说一边比划起来。要知道这是在飞机刚刚出现不久的1915年,不能不说是眼光独到。

  当时“陆大”的功课相当重,学员通宵达旦学习属于家常便饭。可石原永远好像是无所事事,吃了饭就到处串门。石原是个另类,和前面提到的明石元二郎一样常年不洗澡,还把满身的虱子捉起来放在铅笔盒中养起来观赏。口才极佳、知识渊博的石原特能吹牛,所以大家对他是又喜欢又讨厌。讨厌他的邋遢,喜欢听他侃大山。日本亲王梨本宫守正元帅代表天皇检阅“陆大”时,特立独行的石原故意不穿正式军装,就是为了给学校抹黑。石原就是在大家的非议声中这样轻轻松松地从“陆大”毕业,成绩还是名列前茅的第二名,属于“军刀组”。实际上石原应该是“首席”,但是由于在校的恶劣表现被剥夺了第一名的荣誉。要知道第一名有机会见到至高无上的天皇,石原因此失去了觐见天皇的机会。后来在被问及为何在“陆大”只拿到第二名时,石原的回答是“陆大没有品行分”。

  从“陆大”毕业后,“军刀组”的石原莞尔并没有被分到本应该去的参谋本部,而是到了并不很重要的训练总监部任职。他仍然“恶习”不改,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再次交恶。训练总监马奈木敬信中将称,聚在石原莞尔周围的全是些像流氓黑社会似的人,稍微正常点的人就不可能和他合得来。至此石原获得了“正常人无法与之合作”的坏名声。

  1920年4月,石原被派往驻汉口的日军华中派遣队。他用一年多的时间考察了中国湖南、四川、南京、上海、杭州等地,搜集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为了收集情报,他甚至化装成苦力在码头上与中国劳工一起扛包,现实目睹了恶势力和丨警丨察对普通民众的盘剥。一次他本人与丨警丨察发生了争执,丨警丨察竟扒光了他的衣服搜身,抢走了他身上最后一个铜板。也就是在这里,石原初步形成其“大陆扩张”侵略战略思想,并总结出了对付中国军阀的办法——“比起武力征服,收买、宣传具有更大的价值”。

  也正是在这里,石原遇到了他后来在东北的黄金搭档板垣征四郎。作为日本陆军中的少壮派精英,两个人在满洲的合作可谓是天衣无缝。后来石原还推荐板垣出任陆军大臣,只是由于板垣资历不够才未成功。“卢沟桥事变”之后,冷静的石原强力反对扩大对华作战,与板垣要求全面侵华的意见南辕北辙,二人因此而分道扬镳。

  毕竟“军刀组”的成员都是日本陆军的精华,后来石原受命留学德国。当时,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军事界的经典著作。这本书我现在的书架上也有,也看过不止一遍。说实话每一个字都看的很懂,每一段也看的有点懂,每一章似乎也看得懂,但是看完后把整本书合起来,脑子里一片空白,原来什么都没懂。这就是素质。这本书类似于科学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真正能看懂的没几个。石原就是能够看懂《战争论》唯二两个日本人中的第二个。第一个叫东条英教,陆军大学第一期的“首席”,后来大家都熟悉的东条英机他爹。

  相比东条英教来说石原更牛。他不但看懂而且还发展了《战争论》。结合对日本未来前途的思考,石原写了一本《最终战争论》。其实这本书只是根据石原1940年在京都一次演讲的纪录稿整理的。完整地体现了石原战争思想的是《战争史大观》,最早是石原1929年在长春的一篇讲话纲领,后来经他在1938年和1940年两次修改,于1941年正式出版的。在这些著作中石原提出:

  一、未来世界的冲突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冲突。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日本不可避免地要和作为西方文明代表的美国要进行一场所谓“最终的战争”,以此来决定未来人类历史的走向。

  二、在这场“最终战争”的较量中,日本在战略地位上处于不利地位:国土没有纵深,没有战略物资资源。为了打赢这场决定东方人命运的最终战争,日本急需找到一个稳定的后方基地。

  三、石原经过思索,替日本找到了这个基地,那就是“满蒙”。这就是“满蒙生命论”的由来,也是《田中奏折》中“必先征服满蒙”的理论基础。

  石原的“满蒙生命论”出炉后,由于与当时日本陆军的思路相吻合而被大肆吹捧,成为关东军后来策动“九一八”事变的思想指南。日本《每日新闻》曾连发30多篇社论为这一理论鼓吹呐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