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核对神话历史
而除去“十日”和“民害”又是尧的命令。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十日”也是当时的权力者,是继承了“帝俊”权力的那批人。
也就是说,羿射九日这个神话中的羿就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多个掌权者事件杂糅之后的结果,这些事件隐藏着这些掌权者当时的意志和行为。
帝俊以帝的正面形象出现,却又没有直接约束自己作恶的孩子。那便有极大可能,他在“十日作乱”的时候就已经因为其他客观因素无法干涉人世了。
从神话与历史杂糅的角度来讲,帝俊是黄帝,“十日”指的就并非他的亲生孩子,而是他死后还在繁衍的血脉部族。
可能指的是十个黄帝部落内部的氏族首领,也可能指的是十个氏族本身,还有可能指的就是十个拥有崇高地位的人。
因此在神话中,他们以“行恶事,却无恶心”的中立神兽形象出现也是情理之中了。
毕竟黄帝部落就是当时绝对正确的最高统治者,权力中央的恶人可以被清理、驱逐,但是绝对不能公开说他们错了。
一个两个还好,有助于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可自我净化的人数一多,必然会动摇自身政权的神圣性和正确性。
所以只能用金乌散播的炎热暗指这些金乌的恶行。
庄稼死亡,无法劳作,大概率是在暗示这些位高权重的黄帝后裔掠夺所有部落、所有人民的财产。
而羿诛杀恶兽,大概率指的是尧对外镇压其他部族、对内肃清堕落势力。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当时镇压的应该是炎帝一脉的部族或者说蚩尤九黎一脉的部族。
那些部族为了反抗黄帝部族的暴政,因此不断组建反抗武装。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镇压了这些反抗部族,又铲除了“十日”。
虽然用“又”做关联词,但是其实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也很值得细细思考,并不是想当然就能得出结论的。
甚至在神话与历史之中,尧、舜、禹这三位统治者的立场很值得推敲和琢磨。
王遥曾经就觉得历史中的“尧、舜”其实是一个“人”,“禹”则是另一个“人”。但这种想法的佐证资料不足,王遥也就将这个猜想放在了思维深处。
因为在尧、舜执政时一直发动反抗武装力量的三苗、九黎等部落,在禹执政之后便再没有发动过任何暴动。
抛开他们被彻底消灭的因素——因为他们最后一次暴动是自然解散,并且之后也没有记载过对他们的征伐,所以他们大概率是彻底臣服而不是被彻底消灭。
那么大概率只存在这两种可能性。
一是,他们不满的是黄帝部落的某些权力者,在禹即位时期已经被全部消灭,所以他们心甘情愿臣服。
二是,他们不满的是更倾向黄帝部落的尧、舜,禹的立场相对来说更加公平,达到了他们诉求的底线,再为此发动战争并不划算,所以他们心甘情愿臣服。
作为尧、舜之后的禹,是不太可能有倾向非黄帝部落的可能性的,如果他真更倾向外族,那他大概率不会继舜之位。
并且在地球历史中记载的“少康中兴”也证实了舜所在的有虞氏是跟禹的氏族立场一致的,那么尧舜禹三位统治者应该没有任何立场上的对立才对。
所以尧、舜、禹大概率是三个政治立场相同的“人”,只是尧、舜在黄帝部族内部没有发生重大矛盾冲突,而禹则在黄帝部族内部遭遇到了比较多的阻力。
因此羿射十日这个神话中,羿大概率指的并非只是“尧”一个人主导的事件,而是很多位权力者主持的事件一起杂糅,其中甚至包括“十日”那些最后被清除的人所主导的事件。
当然,也有可能杂糅了“舜”和“禹”。
只不过,尧、舜、禹三“人”可以当做同一个势力来看待,无需拆开单独分析具体是哪一位主导了对应事件,大多数情况直接用“尧”代替尧、舜、禹三位统治者就足够了。
羿诛杀九婴这里,他应该就是融合了“十日”的身份。
而杀“巴蛇”的羿,指的应该是尧时期或舜时期对苗蛮的一次镇压。
杀“大风”的弈,则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黄帝部族对青丘涂山部族的压迫,诛杀了他们的首领或者其他权力者。
另一种是尧、舜对在涂山部族作乱的“十日”进行镇压。
结合后面禹入赘\/娶了涂山氏的女人为妻,大概率是前者。
因为禹寻求涂山部族的帮助便侧面凸显出涂山部族的强大与地位,以及历史上对涂山部族众多支脉的描写,可以认为涂山是黄帝部族之外非常强大的一支部族。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点就是,作为涂山氏发源地的青丘,本就是蚩尤九黎部族的属地。即便蚩尤那时已经战死,九黎部族也只是失去了大首领,那些部族还是在的。
涂山氏极有可能就是当时九黎诸多部族的新任首领部族。
因此如果不是黄帝部族直接压迫,而是“十日”中的一位或几位,应该都无法跟涂山氏抗衡。
羿对“凿齿”的讨伐,大概率象征着尧、舜时期对南方部落的又一次镇压。
羿对“猰貐”的讨伐,很明显就是黄帝部落内部斗争的体现,他应该是同时代表了“十日”和“尧”两方。
羿对“封豨”的讨伐应该是尧、舜对黄帝部族内部也就是“十日”的肃清。
因为讨伐“封豨”是唯一一个被生擒的恶兽,且在抓获后分食,很符合“打贪腐,返还财物”这种情形。
而且封豨所在的桑林是如今商丘,商丘是谁的地盘?当然是黄帝部族一直以来的地盘。
如果地球的重大历史事件都能跟四象世界的历史一一对应,那相鲧的遭遇就很值得推敲了。
按妖圣的说法,四象世界在大洪水时期所有圣人都同时消失了。
所以之后由仙人牢牢把持所有的世俗权力,开始腐化、堕落,最后完全由享乐派仙人主导。也正是他们杀死了鲧。
那么这里的享乐派仙人对应的便是地球历史上的“十日”和“尧”这两个身份。
那四象世界真正的尧、舜去哪里了?难道尧、舜在四象世界的历史中不存在?
这也不是不可能。
但如果尧、舜本来就不存在,他们为什么要编出来“尧”这个名字,以“尧”这个名字为权力把持者做恶事呢?
要知道,地球的重要历史跟四象世界的重要历史是在某种程度上一一对应的。
地球历史对“尧、舜”花了那么大篇幅去记载,甚至“禹”对应的圣皇在这个世界也是存在的,甚至还跟王遥见过面。
那么“尧、舜”必然在四象世界也存在,否则无法解释地球为什么会记载这两个统治者。
无论是堕落作恶的享乐派仙人“十日”打着“尧舜”的名号胡作非为,还是四象世界本就存在尧舜,只是因为某种事情无法出面。
尧舜无论如何都必然是存在的,且必定也是圣人级的统治地位。
圣人级的统治地位未必是圣人,这一点必须要注意。
“尧、舜”可能是某种圣人级的思想,且在当时成为了社会主流认可的思想,这也是“圣人级的统治地位”。
所以“尧、舜”这两个人可以不存在,但是这两个符号必定有其所指代的东西。
要么是某个部族,要么是某种思想,要么就是某个圣人。
王遥可以完全确定这个猜想就是事实。
而最有可能弥补这个信息缺口的,就是“大洪水爆发之前所有圣人集体消失”这件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
如果尧舜是圣人,且在大洪水爆发之前消失,那之后仙人们打着尧舜的旗号做事就很正常了。
保守派的仙人为什么不反对?
“稳定民心”这一个说辞就够了。
普通人要是知道圣人们——四象世界的统治者、引导者、庇护者们一下子全部消失,他们会做出什么危险举动是不可预测的。
所以保守派仙人反而会支持他们继续打着尧舜的旗号执政,以此稳定民心。
就算只看地球文明的历史也知道,要求权力拥有者在做错之后履行“实事求是”、“把话说开”的这种行为是过于激进的做法。
况且,圣人同时消失并非是权力者自身出现了错误,而是权力核心向下转移。
出现这种上层权力更迭的情况,权力来自于谁,才需要跟谁报备。
圣人的权力来自于他们的无所不能的实力、无敌于众生的心性、全面的认知,并不是来自于众生。
所以上层也就没有理由主动泄露圣人集体消失这个秘密的义务。
如果四象世界的圣人只是心境超群,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所有人相信圣人会指引他们,让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那权力者出现问题时,就有义务向支持他、将权力交给他的人们报备。